12月2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63岁的郭晓东将一个十斤重的背包放在身边,背包上连着一根电线,电线从老郭的下腹部进入身体,另一头连接着他左胸处的人工心脏,这个只有鸡蛋大小、形状类似蜗牛的人工心脏已经在郭晓东体内工作241天。今年4月23日,老郭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重庆市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从此,这颗人工心脏和这个10斤重的背包,成为老郭形影不离的伙伴。

  外置仪器24小时供电他带着10斤重的背包生活

  打开老郭随身携带的背包,人工心脏的供能仪器显现出来,方方正正的机器上,显示屏显示着人工心脏的转速和相关的数据,顶上的电池格亮着绿灯,“一个电池可以供电6—8个小时,要没电了就会报警。”

  老郭的妻子舒大姐从自己包里拿出一块砖块大的电池,自从丈夫植入人工心脏,这样的电池就成了夫妻俩出门的必备,“两块一组,备用。”在家的时候,仪器可以插上220V的交流电使用,“我是需要不间断供电的人。”

  除了需要长时间背着供电用的背包,电线埋在衣服里,老郭一眼看上去和一般的老年人没什么区别,他从胸心外科所在的9楼爬楼梯到10楼,慢慢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上走,并不需要人搀扶,也没有明显的喘气,“我只是不能剧烈运动,但每天都会走个两三千步,当锻炼。”站在病房走廊里,不时有科室的医护过来打招呼,“郭叔叔,现在可以哟!”胸心外科的医护都和老郭很熟悉,他是个老病号,200多天前,郭晓东连下床都费劲。

  严重心衰的他决定“搏一搏” 成为重庆“第一人”

  郭晓东年轻时当过兵,身体素质一直不错。直到17年前确诊“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

  此后,他住院30余次,多次因心悸、昏厥、胸痛等症状到医院治疗。特别是近5年,他出现难治性心衰,心衰发作频繁,每次都需入住监护室抢救治疗,多次面临生命危险,都被医护人员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去年开始,由于严重的心衰,稍微走几步就气喘、胸闷,甚至连简单的穿衣动作都无法完成,他便再也没有出门。

  2023年3月24日,老郭心衰加重,严重气喘、双腿水肿,晚上无法平卧睡觉,再次入院治疗。

  “那会儿觉得我的命差不多到头了,医生就说要不要试试人工心脏。”那时,重庆还没有实施过类似手术,虽然医生团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手术仍有未知的风险,“不过,我相信他们,我已经到了最差的时候,不如搏一搏。”

  带着这样的决心,老郭和家人决定接受人工心脏置入手术。

  4月23日,经充分的术前准备,重医附一院胸心外科为老郭实施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将一颗 “人工心脏”固定在他左心室心尖上。随着心脏复跳,“人工心脏”开始在老郭体内运转。

  术后,医护人员紧盯老郭的心功能,24小时监测“人工心脏”运转情况、肺功能、肾功能、脑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情况。

  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之下,老郭术后的恢复很顺利,术后第1天拔出了气管插管,术后第3天就能再下床站立活动。术后第10天,他第一次走出病房,来到住院部楼下,结束了自己近一年无法出门的生活。术后第14天,老郭出院了。

  “他的心活了,我们全家的心都活了”

  目前,人工心脏置入已经半年多,除了需要注意外置仪器的电量,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外,老郭的日常生活几乎与一般的老人差不多。“我和他都终于回归了正常的老年生活,他的心活了,我们全家的心都活了。”老伴儿舒大姐每天陪着老郭康复训练,看着他从需要人陪伴着起床洗漱,到可以独立完成所有动作,又到能够重新下厨,能够外出散步游玩,觉得一家人的日子终于像了样子。

  “这是他在给儿子做油焖大虾,这是我们去农家乐耍!”舒大姐的手机相册里,丈夫的生活照占了一大半,“你看,他现在出去耍都是自己散步自己走,有时候还能帮我干点家务。”舒大姐回忆,当初,自己和儿子都支持丈夫做人工心脏植入,但是心里都是恐惧的,“毕竟之前没人做过,不过现在来看,是赌对了。”夫妻俩年轻时就喜欢热闹,现在时常出门访亲会友,亲友们第一次看到老郭的外置设备都有些惊讶,但老郭都会详细为他们解惑,“我觉得用这个人工心脏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相反,我觉得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像我们以前那样的心衰患者也是有希望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吴庆琛介绍,置入人工心脏后,老郭还需要不定时到医院复诊,医生团队也会根据老郭的情况通过外置仪器为他调整人工心脏的相关参数,“目前是,在介绍接受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患者中,使用年限最长的已经有数十年,人工心脏的设计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

  吴庆琛介绍,我国心衰患者数量已超千万,其中终末期心衰患者占据心衰患者数量的10%左右。左心室辅助装置是一种通过手术植入的心脏支持系统,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功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次手术应用的是重庆造人工心脏,于2019年8月获批,是国内首款获批的人工心脏产品。